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财经频道  >  金融

四川人保财险:在滚滚热浪中筑牢“三农”安全防线

2025年08月12日 14:38:3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入夏以来,四川盆地热浪翻滚,多地气温持续突破40℃。在持续高温的“烤”验下,有一群红色的身影始终奔忙在滚烫的田野乡间——他们就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人保财险”)的农险理赔员们。顶着灼人的烈日,脚踏蒸腾的泥土,为望天兴叹的农户送去及时雨般的保障,在热浪中筑起一道守护“三农”的坚实堤坝。

烈日似火,脚步丈量责任

“不是在地里,就是在去地里的路上。”这是四川人保财险农险服务人员最朴实的写照。 在内江市资中县银山镇、归德镇的玉米地里,正午阳光炙烤,玉米叶片滚烫如刃。查勘员肖成俊深一脚浅一脚穿行田间,不顾叶片划痛与高温蒸灼,蹲身细查每一处倒伏病害,汗水浸透的衣衫紧贴脊背,只为精准捕捉灾情细节,让赔款更快抵达农户手中。

农险理赔人员查勘水蜜桃受灾情况

同样的坚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的水蜜桃园上演。“今年的高温来得又早又猛,好多桃子都被晒伤了,有些树直接就枯了,我们急得睡不着啊!”柏合街道的果农张大哥望着自家果园里受损的桃树,满脸愁容。灾情就是命令!查勘人员顶着烈日深入果园,在热浪蒸腾中仔细核定损失,同时耐心指导补救措施,守护果农“甜蜜产业”的希望。在乐山市峨边县,农险人员深入旱情严重的玉米地逐户登记受灾信息。风油精、藿香正气水是他们的“标配”,晒黑的皮肤、湿透的衣衫是他们的“勋章”。

科技赋能,助力精准定损

面对极端高温下广袤田地的查勘难题,四川人保财险积极引入科技力量,让无人机成为翱翔在热浪之上的“天眼”,为农险服务插上智慧翅膀,实现查勘定损的提速增效。 在德阳市罗江区新盛镇金铃村,火灾后的柑橘园焦糊味刺鼻,土地灼热烫脚。查勘员蒋恺启用无人机,高清画面实时传回:过火边界、树木受损程度、健康果树分布一目了然。原本需数小时穿梭测量的工作,仅40分钟便精准完成。“以前浑身湿透像从水里捞出来,现在又快又准!”蒋恺感叹。

农险理赔人员运用无人机查勘受灾柑橘园

乐山市井研县马踏镇南河村种植大户四川辐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制种玉米因持续极端高温出现大面积叶片焦枯、生长严重受阻。面对灼人烈日下广袤的受灾玉米田,无人机腾空而起,实时传回高分辨率影像和精准数据,查勘员吴志军据此对受灾地块逐一核对、精准评估损失,极大提升了查勘效率和精确度,为焦急的农户送去了及时的希望。 无人机的广泛应用,让滚烫大地上的农险服务拥有了新速度与新精度,确保受灾农户能更快获得应有补偿,充分展现了科技赋能服务的力量。

风险减量,织密防护网络

在持续高温的严峻考验下,四川人保财险全面落实“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模式,主动将服务关口前移,变被动赔付为主动防灾,织密农业生产安全网。

南充市分公司在旱情初显时便成立专项工作组,不仅利用“耘智保”、无人机快速定损,更全力聚焦于“防”。蓬安支公司与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开展玉米灾情鉴定,营山、南部支公司则顶着烈日协助农户疏通沟渠、科学灌溉,并邀请专家指导水稻种植大户优化水肥管理,从源头降低减产风险,实现旱情“早发现、早干预”。

巴中巴州支公司向多个乡镇送去抗旱物资

在旱情同样严峻的巴中市,巴州支公司向清江镇、水宁寺镇、鼎山镇等多个乡镇送去抽水泵、化肥及动物防疫药品;通江支公司工作人员在烈日下手把手指导物资使用,叮嘱安全生产。这批直击抗旱保产与防疫痛点的物资,被干部群众称赞“送得及时、用得实在”,极大鼓舞了战高温保丰收的信心。

从直面烈日的精准查勘,到未雨绸缪的风险减量,四川人保财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保险 服务人民”的使命担当,在滚滚热浪中,为乡村振兴的沃土注入金融活水,为万千农户撑起一片安心的荫凉,书写着守护民生安宁的动人篇章。(米积先)

(四川人保财险供图)

编辑:李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