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家银行接入并放贷4.87亿元 四川推广应用资金流信息平台阶段性成效显著
2025年07月26日 18:15:43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卢永洪
资金流信用信息是中小微企业重要的信用信息之一,为解决金融机构跨行共享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的难点和堵点,中国人民银行开发建设了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
资金流信息平台提供两类产品:《企业账户资金流信用信息明细汇总产品》和《企业账户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两类产品都提供连续36个月的信息。平台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共享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全生命周期地动态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收支状况、偿债能力、履约行为等。
自2024年10月25日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高度重视资金流信息平台的省内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对接平台以及推动全国性银行机构在授信业务中用好资金流信用信息的两项工作,今年上半年上述工作均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主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全面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
目前,四川天府银行、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四川银行、成都银行等17家主要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均已正式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包括12家城市商业银行、2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民营互联网银行和2家村镇银行。其中6家银行机构已依托资金流信息平台发放了42笔贷款,金额4.87亿元;已接入机构所开立的企业账户数占全省法人银行机构企业账户总数的95.75%。加上前期已经接入平台的18家全国性银行和5家省外城市商业银行在川分支机构,基本覆盖了四川中小微企业银行账户,为应用资金流信息平台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机构接入资金流信息平台的工作中,需践行统筹协同理念。一是示范引领,支持重点机构加快接入,为省内法人银行提供借鉴。二是分类推进,依据机构类型、业务特点等实行分类指导。三是立足应用,指导机构同步推进接入与信息应用,研究信贷产品中资金流信息应用,确保接入后尽快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与企业征信报告有何不同?
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与企业征信报告都是将企业信用信息应用于银行机构的信用风险识别和管理,帮助确定对企业是否提供融资以及融资的方式、金额、期限、利率等。但是在应用上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与企业征信报告又有明显区别:
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是企业征信报告重要的信用信息补充。据统计,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微企业没有以法人身份获得过信贷融资,也就是俗称的“信用白户”,他们在征信系统里有企业信用报告,但是上面并没有信贷记录。由于这些中小微企业存在时间较短、管理不尽规范、抗风险能力弱,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其他有效信用信息也较少,导致金融机构难以评估其信用风险,也就难以为其提供融资支持。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能够客观反映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收支状况、履约能力等,覆盖面广,信息价值高,能够为银行机构评判中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提供重要的信用信息补充。
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可以与企业征信报告互相验证,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画像”。企业征信报告主要展示企业信贷信息、还款信息的详细情况;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报告则是动态、连续地反映企业银行账户的资金流动情况。两者联动应用能够同时从“负债端”和“资产端”勾勒企业信用全景,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画像”,从而帮助金融机构更加全面地评估企业信用风险,从而实现精准快速融资。
全省资金流信息平台查询量与融资额增长迅速
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机构在资金流信息平台累计查询资金流信用信息2.11万笔,依托资金流信用信息促成贷款2677笔、金额136.72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为39.56%。其中,二季度查询量比一季度增长215.52%,二季度促成贷款金额比一季度增长149.25%,呈现迅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四川省分行将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应用资金流信息平台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通过全面推广、深度运用、重点探索,组织开展“解锁资金流信用信息,开启企业融资新通道”专题宣传活动,重点帮助信用白户、信用薄户以及无抵押无担保的中小微企业实现融资,用新型高效的信用评估和授信模式助力信贷资金精准支持重点领域,丰富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应用场景。
编辑:宋俊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