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 原创| 国内国际| 理论| 时评| 资讯| 财经| 科教| 文旅| 汽车|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财经频道  >  财税

税惠添力 眉山非遗“老味道”焕发“新活力”

2025年07月23日 14:06:44 来源:四川新闻网

非遗传承,从来不只是守着老手艺过日子。在眉山,丹棱冻粑的糯、彭山八百寿酒的香……,这些刻在当地人记忆里的“老味道”,藏着多年的匠心与烟火气,正从传统作坊的灶台边、百年酒厂的窖池旁,一步步走向规模化生产的新赛道。

近年来,眉山税务部门聚焦非遗“老味道”的发展需求,通过精准税惠政策和精细服务,为“老味道”的转型添力,让它们既能“留住根”,也能焕发“新活力”。

冻粑焕新——从小蒸笼到大产业

刚出炉的冻粑,冒着热气,咬一口软糯带甜,这味道在丹棱当地传了1400多年。但过去,冻粑多是家庭作坊式生产,产量有限,想卖到远处都难。

2025年1月,丹棱产业园里,首条冻粑标准化生产线转了起来,传送带载着雪白的米浆匀速滚动,经蒸制、冷却,制成晶莹剔透的冻粑,最后打包装箱,通过电商发往全国各地。生产线全面投产后,冻粑年产量可达5000吨,年产值预计突破1亿元,带动周边行业新增就业岗位2000个。

这条生产线的落地,曾因资金难题一度放缓脚步。负责产线建设的四川省雅科香居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初创企业,既要承担生产线建设的大额投入,又要投入研发资金改良配方适应传统手艺,前期现金流十分紧张。“以前原材料采购款、设备尾款、研发人员工资都在等着付,资金周转压力相当大。”公司负责人骆良丹回忆道。

当地税务部门走访产业园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组织业务骨干结合企业初创期特点和传统食品加工行业属性,梳理出“适用税惠政策清单”,上门为其逐条讲解政策适用条件、申报流程及资料准备要求,并持续跟进后续生产经营情况。自生产线开工以来,该企业共减免各项税款25万元。

“持续的税惠红利,让生产线能按计划推进,研发也没断档。”骆良丹说,如今企业把省下来的经费全部投入研发,创新推出了40余种添加果蔬原料并减油控糖的“果蔬全营养系列冻粑”。据了解,“丹棱冻耙”不仅在国内市场已全面铺开销售,登上了各大高职院校、连锁餐饮及单位食堂的餐桌,还有望在年底进入东南亚市场。

酒香焕彩——从老窖池到新市场

走进四川八百寿酒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灌装线正平稳运转,工人师傅在控制台前轻按按钮,一瓶瓶白酒便封装完好、列队传送。

“那会儿全靠人工灌装,一人拿个漏斗对着酒瓶灌,封盖、贴标也全是手上功夫,一天下来胳膊都抬不起来,日产最多6000瓶。”公司生产副总梁总介绍,企业引进自动化灌装线后,日产能提升到24000瓶,人力成本下降40%。

随着企业产能持续提升,订单量也逐年攀升,每到销售旺季,发票开具需求激增,春节期间日均销售额能达到10万元,一天几百张发票的开具、核对工作让财务团队应接不暇。当地税务部门通过税企直联机制迅速送上“定制化服务”,为企业提供“发票业务快速核查通道”,帮助企业财务人员优化开票流程、合理错峰处理。

为助力企业稳步扩大市场份额,税务部门还结合企业对酿酒技术骨干、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梳理出涵盖人才引进补贴、技能培训的系列税惠政策,讲解适用情况,帮助其用足用好政策红利,为人才队伍建设减轻负担。

“从设备更新到人才培养,税务部门的支持始终跟着企业需求走,让‘彭祖’中华老字号更有底气。”公司总经理彭仲辉说道。如今,“八百寿”这一中国驰名商标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产品已销往全国180多个地区,年销售额达2000万元,百年老厂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何家豪、邓迄帆)



编辑: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