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深入开展2025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
2025年06月12日 20:23:18 来源:四川新闻网
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的决策部署,完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工作长效机制,有效提升消费者的金融知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近日,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精心组织并深入开展了2025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宣传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精准滴灌”,将金融知识讲堂“搬”进了校园、养老院、企业、社区和乡村,为不同群体送上了量身定制的金融“安全锦囊”与“服务指南”。
金融知识“进校园”:播撒诚信种子,护航青春成长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浙商银行成都分行的志愿者们带着节日的祝福与特别的“金融礼物”深入凉山州美姑县塔古村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充满温情的“情暖六一·金融童行”主题慰问暨金融知识宣教活动。除了为孩子们送上爱心礼品和免费视力筛查,志愿者们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识币之旅”。孩子们化身“钱侦探”,通过触感“摸骨”大法、光线“透视眼”“色彩”侦探游戏,亲手触摸人民币的纹理,学习识别水印、安全线、隐形面额数字等票面特征。
此外,志愿者们还为全体学生发放了爱心礼品,并走访经济相对困难的学生家庭,送上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慰问,更是一场充满温情的金融启蒙,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诚信的种子。
金融知识“进养老院”:温暖夕阳红,守住养老钱
在郫都区养老院,一场特别的“金融关爱”活动温暖了在场所有老人的心。浙商银行成都郫都支行的志愿者们走进郫都区养老院,活动中没有生硬的条款宣讲,而是像家人般的贴心叮咛。志愿者放慢语速,聚焦老年群体最关心的“养老钱袋子”安全问题,深入剖析“以房养老”骗局、“投资养老项目”“保健品返利”“冒充亲友/公检法诈骗”等典型陷阱的手法和识别要点,提醒老年人遇事多与子女商量或咨询银行、公安机关。
“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这句简单的口诀,通过互动交流和耐心讲解,深深印在了老人们的脑海里。现场的阵阵掌声,是对志愿者们最好的肯定。
金融知识“进企业”:赋能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
在绵阳中电光谷工业园区,浙商银行成都青羊支行为企业员工送上了一场“金融及时雨”。从科学理财规划、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防范“杀猪盘”等新型诈骗,再到安全使用移动支付、维护良好个人信用记录等内容,该行现场设立咨询台,为大家解答了贷款、理财、保险等方面的实际问题。一套量身打造的“反诈防骗”与“金融活水”组合拳,获得了企业与员工的一致好评。
金融知识“进社区”:守护烟火气,提升安全感
金融知识如何才能“潮”起来?浙商银行成都天府新区支行在天府新区凉风顶社区给出的答案是:玩起来!一场“防范非法集资”体验之旅在这里进行。活动通过设置“防非”知识长廊普及防范非法知识技巧、“火眼金睛”辨真伪投资案例赢“反诈蛋”“防非套圈”记关键词换“防诈帆布袋”“防非达人”抢答赛获“反诈眼罩”等互动体验区,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将严肃的金融风险防范知识与有趣的互动游戏巧妙结合,让防范非法知识变得有益又有趣,极大地调动了居民的参与热情。
金融知识“进乡村”:服务乡村零距离,普惠千家万户
浙商银行金融服务的触角,同样延伸到了田间地头。浙商银行凉山分行金融知识宣传小队用亲切的乡音,在村头巷尾与乡亲们亲切交流。同时,队员们发放了宣传折页,结合易发、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养老诈骗等诈骗案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以案说法,提醒乡亲们“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种“零距离”的贴心宣传,让金融知识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田间地头,守护着乡亲们的淳朴与辛劳,有效提升村民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运用能力,打通了金融知识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金融知识“线上行”:双线联动提质效,扩展普及覆盖面
除了线下的足迹,浙商银行成都分行还精心制作了《是馅饼还是陷阱》《面具之下》等短视频,通过知识讲解与角色演绎,将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的惯用伎俩、潜在危害等清晰呈现,使消费者更直观、更深刻地认识到其中风险,有效扩展了金融知识宣传的覆盖面。
本次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宣传活动,覆盖广泛、形式新颖、内容实用,有效提升了不同社会群体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收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守护百姓的金融安全,是我们不变的初心使命。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接地气、更富成效的金融知识普及模式,推动金融知识教育宣传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为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金融环境贡献金融力量。”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张月)
浙商银行成都分行供图
编辑:郭幸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