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一根竹” 撑起 18 亿产业金山

2025年02月12日 14:50:05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刘浩然

  春回大地,踏入四川省洪雅县的44万亩广袤竹林,绿意盎然、生机蓬勃。这片竹林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驱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劲“绿色引擎”。数据显示,此地每年竹材产量可达30万吨,竹笋产量2万吨,笋竹产业综合年产值超18亿元,创造近5万个就业岗位,税收贡献突破5000万元。这些亮眼数字见证了洪雅县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一根竹”为起点,撬动起一座“金山”的发展历程。

  从“散户”到“抱团”,合作共赢铺就致富路

  每年入冬前后,洪雅县瓦屋山便迎来了热闹的打冷竹笋季。此时,瓦屋山镇30多户竹木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在竹林中忙碌穿梭,掰笋、剥笋、搬笋,有条不紊。他们要确保这一年中最后一轮“山珍”冷竹笋及时运出山林,送入车间,加工成一箱箱生态风味冷竹笋系列产品。

  “打笋期仅一个多月,我们合作社就收获了60余万斤。”洪雅瓦屋山新寺竹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荣谈及打笋成果时,满是自豪。自《风味人间》节目播出后,瓦屋山冷竹笋名声大噪,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合作社每年与幺麻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80%的冷竹鲜笋定向供应,销路稳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回溯到2009年,在新寺村村委的牵头下,洪雅瓦屋山新寺竹木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143名曾经各自为战的“打笋散户”自此走上“抱团”发展之路,集体谈价、统一售卖,竹笋收入迅速成为合作社成员的重要经济来源。目前,瓦屋山“打笋”村社年收入达1300余万元,人均竹笋收入跃升至15000元,与15年前相比增长近5倍。

  冷竹笋采集与加工产业不仅撑起了新寺村的经济发展,也为洪雅县的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该县笋产业总收入达4500万元。据了解,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当地税务部门给予了诸多支持,量身定制 “助农套餐”,定期开展涉税财务管理指导。其中,竹业合作社享受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已达 15 年,共有 54 户合作社成员受益于免征增值税等在内的五项税收优惠,累计减免金额超 124 万元,这些优惠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村民收入。

图片1.png

洪雅县税务局税务干部春节后走访竹元科技公司,了解企业新年生产计划,主动问需问计问发展

  “以竹代塑”,创新驱动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

  在竹笋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洪雅县竹材加工行业也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当地税务部门深入调研竹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产品特性以及研发难点,为企业精准推送原料收购、技术研发、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适用的税收优惠政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洪雅县竹加工行业纳税人户数较三年前翻了一番,竹产业收益达18.16亿元。

  四川竹元科技有限公司便是税收政策的受益者之一。该公司研发的高性能竹基纤维复合材料,凭借高强度、高耐候性和环保特性,在建材领域崭露头角。自2010年响应“以竹代塑”政策号召以来,公司开启竹基纤维复合材料研发探索之路,成功攻克干燥技术、疏解技术、渗透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获得80余项科技研发专利,竹材利用率从20%大幅提升至95%。

  凭借这些专利技术,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十足。同时,公司享受促进科研企业创新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2024年累计减免金额达274余万元。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力,推动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

  依托洪雅县丰富的竹木资源,竹元科技持续在新品研发、链条补充上发力。目前,公司已完善以竹钢®基板、面板、地板为核心的上游产业链,延伸出以家具门窗、文创产品为主的下游产业链。2024年,竹结构建筑市场份额占比突破50%,竹材利用率大幅提升,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公司生产组装的重组竹产品成功通过世界首次重组竹框架 - 剪力墙结构振动台试验。这不仅标志着竹材在高端建材领域的应用迈出重要一步,也为我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四川竹元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从竹笋到竹材,从传统农业迈向高附加值产业,洪雅县笋竹产业正奋力书写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和技术的持续创新,洪雅县的“一根竹”必将撬动更大的绿色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为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图/国家税务总局眉山市税务局 郭琳莹、李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