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砝码 计量惠民生”专题宣传活动现场
众所周知,“小秤杆”连着“大民生”,对电子计价秤的监管,一直都是市场监管部门践行“人民至上”和“监管为民”宗旨的重要职责。9月10日上午,由四川省市场监管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主办,成华区市场监管局、成都市计量院承办的全省“手机变砝码 计量惠民生”专题宣传活动在成都市成华区举行。活动将进一步倡导“尚德守法,诚信计量”的良好风气,凝聚“人人关心计量、人人参与计量、人人监督计量”的社会共识。
据了解,自去年3月成都发生“鬼秤”事件后,全省市场监管系统针对电子计价秤作弊行为已经组织了3轮专项监督检查。今年6月起,还启动了为期半年的电子计价秤综合治理,3个月以来,全省检查固定商贩和流动摊贩的电子计价秤12.9万台,发现不合格电子计价秤1350台,查处计量违法案件396件,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的商户达1.8万家,从监管层面严厉打击了“缺斤短两”行为,对“秤准心不准”的经营者形成了震慑。
“手机变砝码 计量惠民生”专题宣传活动现场
“我们将在全省以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广泛普及计量相关法律法规和电子计价秤的原理知识,为广大消费者的手机、充电宝、水杯等随身携带物品进行准确称重并粘贴量值标签,使其成为简易的便携砝码。”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处长吴丽娜表示,此次“手机变砝码 计量惠民生”专题宣传活动,既要让广大消费者熟练掌握快速识别电子秤准确性的方法,提高对计量欺诈行为的防范意识和研判能力,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又希望广大消费者能够帮助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发现、纠正和惩治“缺斤短两”等计量违法乱象,合力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
当然,诚信计量也需要从源头做起,省市场监管局希望电子计价秤的生产厂家和销售商家落实好主体责任,依照法律法规和标准从事电子秤的生产经营活动,强化源头管控,实行开壳锁机,严格出厂检定,堵住作弊漏洞,共同当好诚信计量的“遵行者”。
市民纷纷将手机上称并贴上量值标签,手机立即成为便携“砝码”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和计量技术机构也将进一步承担好监管责任,加强对电子计价秤生产、销售、使用、检定等环节的监督管理,计量技术机构要认真履行电子计价秤的周期检定职责,确保强制检定覆盖范围,并加大对各类市场和流动摊贩的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线索,共同当好诚信计量的“捍卫者”。市民发现“鬼称”问题,也可通过12315投诉举报。
对违法者依法严惩,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尚法者给予支持……四川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在“小计量”服务“大民生”上持续发力,坚持系统思维,持续推进民生计量专项整治。坚持目标导向,加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广泛开展群众监督活动,提高群众计量常识和消费维权意识,引导市民通过公平秤复秤、利用手机等进行计量比对,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电子计价秤作弊违法行为的防范意识,营造群防群治、共建共享的社会监督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