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5日讯 “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依旧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提交的8份建议中,有一份建议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推进老龄守护。
![]() |
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保障不断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完善,各地正积极开展各类科技适老服务的创新,在天津、安徽等地,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对老年人关爱能力,运用智能预警模型,实现对老年人的“7x24”小时闭环安全守护;各种智能养老相关产品不断涌现,例如智慧大屏、智能摄像头、陪伴机器人等。
但我国养老服务在适老化服务、智慧康养、老年人情感陪伴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刘庆峰表示,老年人“数字鸿沟”仍然存在,数字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但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随着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的不断突破,家用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等产品已开始应用于老年群体的康复训练、健康理疗和安全监护,但是产品普遍存在一些短板。例如智能产品的人机交互能力普遍较弱,不具备像人一样的共情交互能力;陪伴机器人的行走、辅助生活服务、辅助康复训练等功能可用性较弱。
面对已经到来的老龄社会,应该充分利用智能等先进技术。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现状,刘庆峰建议,加快推进康养机器人的成果转化,在康复训练和安全监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建议民政部牵头联合工信部,设立专项,开展社区机构等多场景的应用试点,支持相关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增强医疗卫生机构为老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在陪伴机器人专项课题研究方面,刘庆峰建议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支撑,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实现陪伴关爱。科技部牵头,设置陪伴机器人专项,支持相关的多模感知、情感计算、主动对话、虚拟形象等相关关键技术与陪伴机器人产品研发。布局创新平台,支持基础与应用研究,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建议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扩大老年文化服务和健身服务供给,营造优待、善待老年人的良性氛围。建议民政部及文旅部给出指导意见,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中充分考虑老年群体的需求权益。以健康状况取代年龄约束,修改完善相关规定,为老年人的健身娱乐等服务提供更加合理的支持,保障老年群体的活动权利。(张月)
图据科大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