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海关关员正在认真核对进口车辆配置信息。
小到一块芯片,大到一辆汽车、一台机电设备,都是成都进出口的“主角”。迈入新的一年,随着一系列稳外贸政策落地实施,成都进出口企业抢抓外贸新业态、RCEP利好等新机遇,展现出一幅幅铆劲抢开局的繁忙场景图,奋力冲刺外贸“开门红”。看新的一年成都外贸发展之势,今天记者从“国际通道”“开放平台”“利好政策”“通关现场”4个剖面,为读者梳理报道。
国际通道
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成都国际铁路港,一辆辆集装箱货车进进出出,不远处传来中欧班列的汽笛声。刚刚过完春节假期,一批从欧洲工厂启程的进口宝马汽车搭乘中欧班列,于2月10日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今年以来,整车进口量持续增长,到现在已累计临管进出口整车631辆,货值达1.5亿元。”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相关负责人说,利用成都中欧班列通道优势和综保区开放平台优势,海关为企业制定“班列+保税”监管方案,减少转场次数,提升中转效率,降低车损风险,提高企业通关便利化水平。
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中欧班列这支往返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对于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着日益凸显的作用。去年,成都海关推进中欧班列“快速通关”模式扩大试点和双向运行,全年中欧班列(成渝)共开行超4800列,开行量占全国比例超30%,开行线路通达欧洲百余个城市。
同样忙碌的还有成都的“空中丝路”。围绕保障汽车制造、航空运输、生物制药等重点产业发展,双流机场海关靠前服务,提前了解企业重点项目进出境计划,建立起多渠道高效率的关企联动机制,优化通关监管服务,全力保障航空运输进出口货物高效通关。
开放平台
支持产业平稳开局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一批刚完成封装的集成电路产品通过卡口后被送往机场出口。“从正月初三开始,公司就提前全员复工复产,满足市场对芯片持续增长的需求,维护半导体供应链稳定。”宇芯公司物流经理龚国柱说,近年来公司进出口业务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去年的进出口业务额同比增长36%。正在卡口值班的锦城海关监管二科副科长周静称,为支持企业抢抓订单,春节期间海关安排关员24小时在岗保障通关顺畅,受理报关单超过3000票,货值超过50亿元。
去年,成都海关推动关区4个综合保税区和1个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作,成都关区内各综合保税区累计实现进出口值6189.2亿元,其中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总额5819亿元,进出口值在全国综合保税区中排名第一位。成都海关表示,今年将继续出“硬核招”,提升开放平台能级,推动四川外贸量稳质升。
利好政策
RCEP提振企业信心
今年1月1日零时10分,零度低温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出口泰国的一批铝制罐,成功签发四川首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原产地证书,因为享受到RCEP政策红利,这批出口至泰国的货物关税直接降至零。
不仅如此,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销售的成都龙信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也一直高度关注RCEP落地实施。“因生产需要,我们会从日本进口部分关键零部件。比如汽车用过滤器外壳的进口税率在RCEP生效首年就从5%降至零关税,大部分汽车零配件也将逐步降税为零。经过测算,RCEP生效首年,我们公司将节省进口关税成本50万元,以后还将逐年降低。”该公司关务负责人彭璐说。
RCEP生效实施首月,成都海关累计签发RCEP项下优惠原产地证书122份,货值约6550万元,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物货值超3000万元。今年,成都海关将指导企业充分用好RCEP成员国降税、区域原产地积累规则、经核准出口商等协定条款,促进区域内产业链和供应链畅通。
通关服务
稳住产业链供应链
2月15日,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申报出口一批价值460万元的产品,从运抵机场至系统放行仅用时6分钟,接着按预定航班计划迅速发往德国。公司进出口主管段美昆表示,在全球芯片市场供应短缺的形势下,公司加足马力生产,加上海关的高效通关服务,物流环节的高效表现,为公司紧急物料通关和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了业务量增长需求。
数据显示,去年12月成都关区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44.48小时和0.50小时,较2017年通关时间分别压缩63.24%和86.49%,圆满完成国务院确定的目标任务。
去年,四川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外贸结构持续优化,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513.6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成都外贸进出口规模超过8000亿元,在全省外贸运行中发挥着主干引领作用。(记者 杨富)
(图据成都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