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6日讯 7月6日,以“科技力量·重构世界”为主题的中国(绵阳)科技城·2021未来大会在绵阳市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幕。本次大会由绵阳市人民政府、川商总会共同主办,围绕“科技力量、创变世界”主题,举办大会开幕式、主旨论坛、“未来之星”项目路演、绵阳投资考察等数场活动。厚生投资创始合伙人、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王航在大会做了主旨演讲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 |
记者:请结合你的投资经历,谈谈你的投资理念是什么?你如何看待ESG投资理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王航:刚才的问题已经涉及到投资理念了,第一是专注在食品饮料上,短期看可能会失去很多机会,因为要放弃很多东西才能专注,但是长远来看,时间会回报你。十余年,我们也看了很多投资机构,今天可能已经听不到它的声音,但是我们依然还在,而且在逐步壮大。第二,要坚持长期主义,抓住这个行业里最大的痛点,而不仅是围绕风口去思考问题。第三,投资理念,专业和直觉结合起来,既要信任自己的专业,也要信任自己的直觉。
ESG投资理念,这是一个方向。过去很多企业和投资家只能思考当下的问题,但是当下我们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以后,我们更应该思考关于未来的问题。这种未来的问题也许只是某种精神或者思想的操练,但是人的进步就在于对未来的问题的思考,对未来负责。厚生早在2011年就在世界银行的支持下开始引入了ESG责任投资,在这个过程中,ESG在我们的项目中发挥了作用,到后来演变为“我们就应该是这样”,我们要做一个关于ESG投资的榜样。到现在,厚生投资会主动思考这个问题,希望可以带动整个行业的进步。在一个问题当中我们会主动去思考它和环境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能不能为环境改善做贡献,它的社会责任是什么,它的治理是否能够支持自身的可持续?
尤其是今天,我们更感觉到ESG是一门共同语言。刚刚讲到厚生投资有很多优秀的LP,其实这些LP在考察我们的时候,ESG都是其中重要的指标之一。过去,我们很难和优秀的海外LP交流。今天,如果没有ESG体系,基本上就越来越难与优秀的LP匹配与结合。ESG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如果中国的投资机构都能把握、抓住这个趋势,中国的投资行业可能会更加受到尊敬。
记者:现在厚生的投资范围是否还是集中在食品产业链消费领域?
王航:是的,我们只在食品消费领域做投资,任何项目如果和吃沾不上边,我们就不闻、不看、不想。为什么专门扎在这个行业呢?中国有2万多个基金管理人(GP),可能都是高素质、高智商、高能耐的,甚至很多人还是高背景的。要在这样的环境当中生存下去,你必须与众不同,和别人有不一样的东西。对厚生而言,如果扎在食品消费这一个领域里,所有资源在这个领域里搭建,未来在项目物色、项目跟进以及为项目提供服务方面,你都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呈现,或许这样才能够行稳致远,才能做得更长久一点。厚生就是立足食品消费品领域,到现在已经11年半了,我们自己可以很自信地说,我们搭建了中国独一无二的食品生态,从优质食材、调味品到食品供应链,再到消费者触达(包括餐饮、烘焙、咖啡等等),以及为食品领域提供服务的科技主题,例如保鲜、包装、生物科技等等,厚生所搭建的食品消费行业生态圈可能是最完整的。
我们紧紧抓住这个行业的痛点。比如业内所有从业者其实对食品安全都高度警惕、高度担心,不知道什么地方会出现问题,其实不仅从业者担心,消费者也一样,这其间可以有很多空间来提升安全感。从原材料到保鲜、包装,围绕大家的痛点可以做很多事情。
食品行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从源头到餐桌上,有不少食品被浪费掉。如果我们能够提高食品供应链的效率,让大家供给和需求的对接更精准,实际上我们就可以减少很多浪费,减少很多田间劳动,减少很多化肥和农药的投放,从而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就商业价值而言,食品行业还有一个特征。别的行业因为工业化、标准化已经达到很高的集中度,例如空调,格力、美的,可能很多行业前五位占到70-80%的市场份额。但是在食品行业,由于工业化、现代化、规模化还在进程中,所以很多细分领域前五位能占5%、10%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龙头企业成长的空间很大,我们有可能成为这些细分行业的“造王者(king maker)”,能够把真正有能力有本事的企业推出来。我们感觉扎在食品一个领域,既让自己与众不同,又能真正解决行业的痛点难点,同时又捕捉到一些独特的商业价值,这可能是厚生的考虑。目前食品行业,我们有国内的供应链、有国际的供应链,例如大家现在很多牛肉可能都是进口的,需要国际供应链来保障。因为厚生管理有人民币基金、美元基金,所以我们能够在国内进行投资,在境外进行投资。但不管境内境外,实际上都是服务于或者主要服务于中国人吃到安心、放心的食品,吃到美味、健康的食品,让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更高效。
一个企业,不管你是做投资机构,最后你一定要成为这个行业的“止疼药”,不能仅仅跟别人一样追求套利、追求风口。如果你没有“止疼药”的效果,那你不管在哪个行当里,可能都不能够生存太长的时间。我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一下,厚生管理资金规模超过百亿,在近似规模的机构中,厚生是全中国投资领域最聚焦、最独一无二的机构。
记者:本届未来大会将聚焦新科技和新赛道,在厚生投资的重点关注的食品领域里有哪些新科技或者新赛道是被看好的?
王航:这个问题挺好,刚才讲到的行业痛点,效率的提升和浪费的减少是我们尤其关注的。比如我最近跑了好几个项目,就是保鲜技术相关的,食品保鲜技术的提升,食品供应链、餐饮企业的运营效率都能随之提高。大家为了保鲜投入的成本很高,因为如果不这么做,产品的品质就会有一定的风险,最后会转嫁给消费者。这是我们整个行业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另外还有生物科技相关的公司,比如微生物技术就像点石成金一样,技术发展对于我们这个行业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应该这样讲,厚生现在基本是把各种发酵的细分龙头企业大概都投资了,不管是做氨基酸、透明质酸、酶制剂甚至是腐技术,其实中国这方面还有很大值得开发的潜力。比如国外做动物蛋白发酵、奶酪等等。中国植物蛋白发酵就是各有风味的,这样减少植物到动物的碳排放,中国的食品有一些基础的优势,但是相关研发不够,相关技术挖掘不够。我们在植物基发酵方面做一些工作,也会让产业有很大的提升。其实这个行业听起来、看上去很传统很不性感,但是我觉得接触到痛点,抓住安全、效率,如果再抓住节约,其实有很多科技应用是有它的独特性的。
记者:从大的环境来看消费品投资的红利期已经过了,无论是大品牌还是新兴的小品牌,我们在营销和渠道商的打法几乎是透明的,从产品端来看许多产业在上游供应商趋于同质化,接下来的投资中厚生投资更看重企业的哪些特质,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王航:的确互联网时代把很多东西打得很透明了,企业的规模在扩大的时候,必然也是伴随着透明度的提升而扩大,所以这时候我觉得,每个企业比的就是综合素质,比的是每个企业综合运营的优势。比如,可能很多投资机构会说去看看所谓的赛道,所谓的赛道,看的就是它的市场天花板有多高,它的参与者有多少,哪些技术或者哪些要素是支撑这个赛道的扩张发展提升最重要的东西,这个往往是我们厚生看企业时会关注的内容。所谓的“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一个企业在这个行当里有没有成长性,这是大家通常会关注的。
厚生看的第二点就是企业的基本面。基本面是什么呢?厚生是打开来看,大家会看收入,厚生会看它的收入结构是什么,究竟什么产品什么客户给它带来这样的收入?别人喜欢看它的利润,厚生会看它的成本结构、销售费用以及它的管理费用和它的同行对标会怎么样。大家很透明地比运营效率的时候,比如周转率、周转速度,它的指标和同行比较起来是什么。这就像给企业做体检一样,这些指标就是看一个人的综合健康情况怎么样。但是可惜很多人看企业的时候就看身高体重,你的收入和利润是多少,可能没有看到具体的健康指标是怎么样的。别的企业更多看市盈率,我们厚生投资更多是看EBITDA,看自由现金流是什么情况,换句话说,我要看它的收入提升空间和成本下降的空间是多少。这才是一个企业真正动态健康的指标。
第三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家以及核心管理团队。这里可能蕴含了很多投资经验,这个企业家的心力怎么样?他调动别人积极性的本事和办法怎么样?他自己投入到企业里的时间和精力怎样?另外我们要观察这个企业在什么阶段,在不同阶段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阶段解决的是公司治理的问题、怎么处理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关系的问题,有的企业在处理好政商关系的阶段,有的企业是i在处理好大企业病的阶段,有的企业是在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让财务更安全的阶段……实际上,要套进不同发展阶段,来看这个企业家以及企业家高管团队的状况是怎样的。
基本上,如果把这三点看得很清楚,大体你就能找出这个行业里、产业里有价值的被投企业。不透明,可能还存在很多不对称信息,你可能要靠运气;越透明,你的专业判断反而越重要。(张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