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财经频道  >  财经新闻
“未来之城”究竟什么模样?
2020-10-23 10:01 来源:华西都市报

  “未来之城”究竟什么模样?

  人大代表走进成都东部新区找答案

  初秋的山林晨雾缭绕,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游客开始迫不及待地拍照,欣赏着山下若隐若现的城市风貌。

  杨旭瞅准机会,与一拨拨游客攀谈起来。“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地方!”他感叹,“作为市民,我也觉得这里很美,幸福感满足感倍增。”

  但杨旭的角色不只是一个普通市民。作为四川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他当天带着任务而来——履职视察。

  10月22日,四川省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前往成都东部新区开展集中视察,实地察看新区建设的重大部署、重大项目、重要工作,并积极建言献策。

  今年5月6日,四川省委、省政府为成都东部新区授牌,成都向东,开启全新局面。一座崭新的、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兴城市,提供了“未来之城”的哪些想象?包括杨旭在内的人大代表们,各有收获。

  在“城市之眼”看新城

  望见了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样板

  在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来自成都市锦江区的市民唐林芳告诉人大代表,她是约着同小区的住户组队过来的,“坐地铁,很方便。”浓雾影响了观景,但她并不失望,“空气好啊,又锻炼了身体,不错。风景这次看不全,下次再来嘛。”

  游客市民的满足感,代表们感同身受。杨旭说:“我问了很多人,绝大部分都是非常认可这里的。”

  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代表们介绍,丹景台亮相伊始,便以高颜值迅速获得大批市民游客的青睐,被冠以“城市之眼”的称呼。该项目是城市森林公园第一个先导性、示范性、引领性重大生态文旅项目。登上丹景台,近可览“天府明珠”三岔湖以及即将建设的天府奥体城、“熊猫之窗”,远可眺天府国际机场、空港新城等成都东部新区广阔区域。

  一番视察后,代表们有共识:站在“城市之眼”看到的不仅是正在崛起的新城,还能看到成都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样板。全国人大代表王兆说,“它生动体现了城市与景观有机融合的理念。”

  杨旭在点赞丹景台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进一步完善项目的配套设施,包括内部的配套道路等。”他表示,在视察过程中了解到,登顶丹景台对个别年老的市民游客而言,尚有不便之处。同时杨旭强调了项目的持久性,“要重管理、重运营,让它持续发挥作用,真正成为到四川、到成都的必打卡之地,成为我们引以为傲的城市之眼。”

  在建筑工地触碰未来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明年4月完工

  当天下午,代表们视察的脚步来到了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在成都龙泉驿区东安湖体育公园,他们近距离察看了2021年成都大运会主场馆。

  据介绍,大运会主场馆分“一场三馆”,其中“一场”为4万座席的综合运动场,“三馆”为1.8万座席的多功能体育馆、3000固定座席的游泳跳水馆和小球馆,这里将承担大运会开、闭幕式任务及游泳、体操等比赛项目。

  进入在建的综合运动场,全国人大代表、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李君,用手机环顾拍下整个场馆内景。“大气!”他毫不掩饰对工程的赞誉,并竖起了大拇指。

  全国人大代表徐萍用了“惊讶”一词,她说自己经常路过,眼看着建筑物慢慢立起来,但第一次走进内部,“看到内部的整体结构后,我觉得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这些工作,不管是施工进度还是政府投入,各个方面都应该大大地给他们点个赞。我也相信场馆会以最棒的样子呈现给大家。”

  据介绍,“一场三馆”计划于2021年4月全面完工,目前可见的工程包括机电安装和室内装修等。省人大代表、四川维诚审计评估集团董事长陈维亮感慨,“不到两年的时间,这样庞大的工程拔地而起,非常振奋和欣慰。”他结合自己的专业,还提出了关注的问题:“大运会场馆的建设投资巨大,我想全体人民和各级审计机关、审计机构都是非常关注的。那么建设资金的运用、今后效应发挥的情况,都需要持续的跟踪审计,确保这些资金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发挥最大的效益。”

  在中国-东盟艺术学院

  感受艺术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

  代表们视察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学生代表的一曲演唱节目,成了代表们讨论的焦点。徐萍说,“她们的演唱我觉得非常棒,非常好听。以前对艺术学院的了解,是通过一些活动,但是今天通过这样的一个彩排现场,前所未有地感受到艺术散发出来的独特魅力,特别难忘,非常棒。”

  全国人大代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尧德中认为,艺术的国际交流,能够让更多全球友人真正了解成都的美,进而明白为什么成都担得起宜居城市的称号,又为什么值得大家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李媛莉 实习生 王羽佳

 

 

[编辑:张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