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范八政,食为政首。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解决吃饭问题,端牢14亿中国人的饭碗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随着各项税费优惠政策的有力有效落实,今年全国夏粮再获丰收,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同比增长0.9%,增幅创历史新高。仓廪实,天下安。这背后,有一份深深的税收助力。 守护“菜篮子” 成都一蔬菜批发公司上半年获税收减免近千万 初秋时节,成都市彭州市濛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一片热火朝天。 这个批发市场属濛阳农副产品综合批发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批发国内外名特优农副产品,是农业农村部、四川省部省共建的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蔬菜批发市场,也是西部地区最大的“菜篮子”民生工程。一直以来,公司在当地的保供上发挥着突出作用,2019年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日均交易量达1.5万吨。 近年来,国家扶持农业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该公司发展有了“定心丸”,具备了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在疫情期间公司始终保障农产品价格保持稳定。今年,公司实现同期销售量与去年持平。同时,设置指定区域消毒检测疫区运输来的农产品,落实运输人员报备隔离措施,确保交易市场无一例疑似病例, 公司守护着百姓的菜篮子,有效防止了“买菜贵”“买菜难”现象的出现。在公司背后,当地的税收红利也为公司注入了抗击疫情和发展的定力和动力。随着蔬菜流通环节减免增值税、房土两税减免等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落实,该公司每年享受房土两税减免额达1711万元,今年上半年已享受房土两税减免优惠800余万元、社保费减免100多万。 护航企业转型 成都猪肉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减免近百万税费 据商务部监测,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的猪肉批发价格已连续四周下降,不少人开始关心猪肉价格是否就此进入下行通道?甚至重归“10元时代”? 而仅仅半年前的疫情初期,受2019年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猪肉价格还居高不下。同时生猪产业面临销售难、卸货难、订货难的困境。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生猪产业逐步恢复到加速发展区间。 “我们公司2019年享受了924万元的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同时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617万元,相当于少缴了98万元企业所得税。” 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销量有所下降。随着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优惠、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及时落地,为公司减轻了不少压力。 据悉,疫情期间,成都希望食品有限公司加班加点赶制价值40余万元的美好火腿肠和自热方便食品,星夜驰援武汉,支援奋战在武汉等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税收政策支持下,公司也享受到增值税、城建税及附加减免2万余元。 “四川税务围绕‘六稳’工作、‘六保’任务,聚焦税务总局‘四力’要求,大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服务‘三农’主体纾困解难,确保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税收助力。”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表示。 盘活粮企资金 银税互动为企业贷来300万资金 “疫情不知道要持续多久,赶紧屯粮屯米。”今年疫情初期,恐慌的老百姓把超市的粮油都搬空了。2月15日,在广安市邻水县,深受当地百姓认可的顺翔米的粮仓,一天之内就被大大小小的粮油经销商订购一空。为保障供应,该公司从广安紧急调入180吨大米,保持原价投放市场。 公司法人代表邱正菊说。“通过这个事情,我意识到,再建一个储粮仓势在必行。”从税务部门的专题分析中,邱正菊得知,一是这种材质的仓储可以快速建起来,二是建仓所用的费用可以从销项税额中一次性抵扣。她很快下定决心,斥资近200万元购置1500吨容量的钢板仓。 在为仓储问题思考的同时,邱正菊还不忘从源头上优化顺翔米业的稻谷供应。她自行采购10.5万元优质水稻种子,免费发放给王家、石永、高滩、梁板等乡镇的农户,与其签订定向回收协议,解决农户的销售难题,得到了护邻乡包月川、邻水县鼎盛种植专业合作社等种粮户的一致好评。 为保障全县人民正常生活需求,疫情发生以来,邱正菊组织工人紧急复工复产,加班加点生产大米,比疫情发生前增加1倍。过大的市场融资需求导致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税务部门联合当地农商银行,为该企业发放了支农再贷款300万元,帮助企业申请财政贴息,为该企业采购稻谷等生产原材料提供了资金支持。(封面新闻记者 刘旭强) |
[编辑:蔡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