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2日,华夏保险四川分公司广元中心支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唐小丽再一次驱车三个半小时,来到了剑阁县金仙镇金仙村这个大山里的贫困村。两年多来,这条崎岖的山路她不知道走了多少次,但是这一次贫困村民蒲泰霖的话让她最受鼓舞——“小唐你放心,有你们华夏保险的帮扶,今年我有信心彻底脱贫。不但脱贫我还要重新翻修房子娶上媳妇呢!”村民朴实的话语让唐小丽两年多的辛苦奔走有了回报,一幕幕回忆又到了眼前,都是关于她和金仙村的这些“远亲”们。
唐小丽和村民一起讨论扶贫计划
从质疑到信任 “老光棍”有了新牛棚
时光回到2018年7月,唐小丽同志受华夏保险广元中支总经理邓传华同志委托,代表公司第一次来到金仙村,当她走进贫困户蒲泰霖的家中,面对的是一双质疑的眼睛——“一个弱女子,肩不能扛,手不能磨,看着就弱不禁风,还来帮助我们,别连累我们才是?”更甚至觉得帮扶单位就是来走过场的。面临诸多质疑,唐小丽并没有退却,而是用女性特有的视角,观察着贫困户家中的细节,事实证明“扶贫工作巾帼是不让须眉的!”
对口帮扶的贫困户蒲泰霖虽然年近50,但是仍然打着光棍。因为家里没有女人操持家务,蒲泰霖也是经常不修边幅日子过得很糟心。主要的经济来源除了种地,就是在半山腰上散养了几头水牛。因为不善饲养没有牛棚的遮风挡雨,这几头水牛也是长的瘦骨嶙峋,眼看着其他人家的水牛一头可以卖个7、8千元,而蒲泰霖家的水牛只能卖个5000元而且还经常生病。因为没有钱建牛棚蒲泰霖担心牛的安全,但是第一次见面后觉得帮扶单位不会真心帮助他,便没有和唐小丽多聊,就起身离开了。
唐小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第一次见面不欢而散后主动找到了蒲泰霖“蒲大哥,我们给你重新盖一座牛棚吧”,面对贫困户的担忧,唐小丽同志看在眼里,但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她一定要帮助蒲泰霖修建牛棚,解决贫困户心里最担心的事情。回到公司后便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汇报,向分公司申请插花贫困户专项扶贫资金。不久1万元扶贫资金就到位了,唐小丽同志拿着扶贫资金,迫不及待地和广元市金融服务中心领导一行前往金仙贫困户家蒲泰霖中。不但上门送了钱,还联系了当地手艺最好的牛棚师傅,几天时间就把新牛棚建好了。想着之前还认为扶贫单位只是走过场,要不然怎么会派一个弱女子来乡下扶贫,从而也没认为扶贫单位会真心帮他,在言语和态度上对面前这位弱女子多有讽刺,当看到自己养的水牛有了新家,不再担心刮风下雨,蒲泰霖内心既激动又悔恨,悔当初误解了帮扶单位,误解了面前这位“弱女子”。他第一时间电话告知了唐小丽,在电话中都能感受到蒲泰霖由衷的高兴。
唐小丽知道扶贫先扶志,新牛棚让贫困户多了一分生活的希望,对于蒲泰霖家来说只是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唐小丽同志帮他规划养牛产业、养殖家禽、参加队里的蜜柚种植、魔芋种植等多产业发展,华夏保险广元中支来解决资金和销售问题。不同人群,不同路子,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脱贫”。
于是蒲泰霖就大胆地开辟了他的第二个养殖家禽产业、第三个种植蜜柚产业。慢慢地蒲泰霖挣得钱多了,脸上渐渐有了笑容,脱贫思路也活跃起来。从最开始的漠不关心,慢慢的蒲泰霖也不再躲着扶贫工作队了,甚至有些扶贫信息还和队员们主动沟通。一年之后,唐小丽每次来到金仙村,蒲泰霖都要走上几里路到村口迎接扶贫工作队。
“天这么热,大老远的,你们又来了,谢谢你们了。”2020年5月,当看到华夏保险广元中支帮扶工作队一行的到来,蒲泰霖热情地打起招呼,急忙为帮扶工作队一行搬来了椅子,并详细介绍到自己的情况:今年他养了16头小牛,按照今年行情每头小牛可以卖到7000元左右,他还承包了三亩田用来种植莲藕,同时40只鸡的鸡圈也搭好了。按现有的情况发展,年底至少可挣10万元,今年彻底脱贫完全没有问题。
脱贫致富路上,蒲泰霖信心十足,并对华夏保险的倾情帮扶表示感谢。听取蒲泰霖的介绍后,唐小丽同志和公司办公室同事一行心里甚感安慰,并反复叮嘱蒲泰霖一定要科学养殖、科学种植,确保收成。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和公司联系,公司将倾力帮助解决。有了收成要管住自己的钱,要多学习一些金融知识,远离非法集资,谨防各类诈骗。
以心交心才能换取真心,经过多次的见面沟通,蒲泰霖对唐小丽的看法改变了,不仅和扶贫工作队谈自己最近养牛的情况、养家禽的情况,还谈家里老人的健康情况、和村民们相处的情况,以前不善言辞的他,现在整个人活跃了很多。他认准了唐小丽这个“小妹”,还表示今年想重新装修下老房子,争取娶回家一个媳妇,帮助自己更好打理这些产业。
俗话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虽然这个唐小丽的“远亲”才刚刚脱贫,但是生活的美好刚刚开始。
唐小丽和同事一起探访贫困户家中
精打细算 扶贫工作更要下足绣花功夫
对于唐小丽这样一位长期居住在城市的小姑娘来说,突然来到金仙村这个“穷旮瘩”小乡村,摆在她眼前的困难不言而喻。金仙村距离城区较远,交通极为不便利。因为资源贫乏,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都是一些老年人和儿童,缺乏劳动力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养殖和种植,这是摆在扶贫工作队面前的一道难题。
根据精准帮扶“一户一策”帮扶原则,在分析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贫困程度状况、致贫原因、脱贫致富需求的基础上,唐小丽想办法,找路子,拓渠道。
杨发金家也是唐小丽对口帮扶的贫苦户,老两口年龄已经70左右,因老婆长期患有肺心病,常年生病导致贫困。虽然二老现在享受了国家低保政策,同时国家也免费为二老购买了医保,医保报销可达90%。但是除了儿女赡养以外,增收只能靠养殖家禽。第一次见面后,唐小丽就发现老人家中的空地完全可以利用起来。经过和老人商量,第一时间唐小丽向分公司申请了插花贫困户专项扶贫资金1500元,交到了杨发金手中。他听取了唐小丽的建议,在房屋旁边的空地处设立鸡棚,养殖家禽。杨发金第一批就养了100只小鸡。这时候唐小丽又担心老人缺乏养殖技术,专门邀请了镇上的技术员来到老人家中,手把手教会老人如何避免鸡瘟。
2020年5月,再去杨发金的家中,他已养殖了第五批小鸡,每年销售鸡和鸡蛋,销售额可达11000 元,已经已达到了脱贫的标准。对于华夏保险直接帮扶的两户贫困户,发展的产业已有了成效,贫困户已渐渐脱贫,这是让帮扶工作人员最高兴的一件事。
村民生病了,唐小丽第一时间去医院探望了解需求
以心交心 大山深处结“远亲”
除了帮助脱贫要出谋划策,唐小丽认为把贫困户当自己亲人一般嘘寒问暖,才能真正让贫困户看到生活的希望。作为女性,每次前去慰问贫困户,他都会根据当月节日和季节变化,送去节日的慰问品和防暑降温药品、保暖的棉被和被套。礼虽轻,但情意重,只有真心把贫困户当亲人,才会想得周到。
从对扶贫攻坚一无所知,到现在已经是华夏保险广元中支的“扶贫专家”,几年来唐小丽觉得自己的人生观也因为扶贫工作得到了很大改变:“精准扶贫”这一伟大决策,让广大贫困老百姓能过上幸福生活,中国2020年再无贫困户,缩小了贫富差距;同时,扶贫先扶志,只要老百姓肯干、敢干,就没有“扶不起的阿斗”,一切都难不到中国人民!最后扶贫工作需要帮扶单位的热情参与,感谢华夏保险四川广元中支的支持,第一时间送上了扶贫资金,而且逢年过节都会为贫困户送上节日的祝福,感受到帮扶单位的温情和企业担当。
精准扶贫任重道远,在这条没有尽头的道路上,唐小丽做的点点滴滴,都是在坚守自己的初心,坚守华夏保险四川广元中支的初心。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助力贫困户脱贫,她将和自己的“远亲”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