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发行四川凉山州分行获批扶贫贷款1200万元,用于支持美姑、越西、昭觉、布拖、金阳等深度贫困县苦荞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首笔230万元贷款已于近日实现落地投放,有效撬动凉山各贫困县脱贫攻坚“连锁效益”。
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是自然界中甚少的一种药食两用农作物,有着卓越的营养保健价值和非凡的食疗功效。种植苦荞一般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通风透光好的山地、丘陵地区。凉山州位于横断山区,海拔高、气候高寒,十分适宜苦荞的种植,是世界苦荞麦主要发源地和最大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上百万亩,占全国总产量一半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可开发利用面积300万亩,其中7个尚未摘帽深度贫困县美姑、越西、昭觉、盐源、普格、布拖和金阳的苦荞商品量占全州的69%,贫困县苦荞产业发展有着巨大潜力。
凉山州多为高寒地区,受土地、天气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平原经济作物无法种植,苦荞成为凉山彝族同胞的主要粮种,也是当地贫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与彝家文化相伴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苦荞绿色天然无污染、营养价值含量高,可惜就是卖不了好价钱”,贫困村民阿来木支蹲在路边散卖苦荞时说到。由于以前农民种植苦荞主要是满足生活需要,也没有专业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等支撑,分散种植、家庭手工作坊加工、零散销售是苦荞种植的主要方式,苦荞销路、余粮增值成为贫困县村民脱贫奔康路上的大难题。
历年来,农发行政策性收购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大豆、稻谷、小麦、玉米等大品种粮食,苦荞收购未在政策范围之列。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现正值关键冲刺阶段,农发行凉山州分行行领导前往各贫困县调研时了解到苦荞生产的相关情况,及时向上级行请示汇报,上级行特事特办,开通了办贷绿色通道,同意将苦荞列入粮食收购贷款支持范围,特批凉山州分行开办苦荞收购贷款业务。
凉山州惠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总建筑面积有21354.64平方米,主要从各贫困县收购苦荞进行生产加工,具有完备的苦荞麦生产、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产业链。在省分行为苦荞收购开辟绿色通道后,农发行凉山州分行行领导不遗余力亲自营销,全行员工群策群力、争分夺秒,不到一周就完成了贷款受理、调查、审查、审议、审批、发放等流程,赛出脱贫攻坚新速度,实现政策性收购资金支持苦荞产业全省第一单。
世界苦荞在中国,中国苦荞在凉山。随着贷款的投放,贫困县苦荞的销路得以畅销,贫困县产业发展也拓开了新道路。“以前都要前往外地打工,现在在家种苦荞就相当于种上了摇钱树,我们不仅实现了就业增收,还学习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苦荞产业瓦几瓦”,与惠乔公司签定了收购合同的村民吴寒玉自豪地介绍。
环环助力“个十百千万计划”。据悉,凉山惠乔生物公司将建立1个苦荞标准化示范基地,带动10个乡镇100个行政村,帮扶3000个贫困户,种植苦荞30万亩以上。贷款的投放将为“个十百千万计划”项目环环助力,不仅可有效解决贫困县村民、毕业生就业问题,还通过产业带动发展,助力脱贫增收。
“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赢。建立苦荞标准化示范基地、与贫困县签订产业扶贫协议,开辟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在农发行凉山州分行贷款资金的投入下,为多方利益共赢保驾护航。
传统农业与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加速转化。智慧农业、科技农业、精细农业等现代化农业方式已成为新时代农村经济的主流趋势。资金支持荞麦种子纯繁、苦荞高低海拔移植等科技研究,加速了传统苦荞生产向现代苦荞产业的转化,使凉山苦荞产业长兴不衰,苦荞摇身变为“幸福荞”。
得益于农发行凉山州资金的支持,预计可在贫困县完成2700吨苦荞收购,农户增产增收的路子广了、特色农产品的名片亮了、脱贫奔康的步伐快了。贫困人民不仅荷包鼓了起来,知识也丰富了起来,真正为脱贫攻坚点燃了新动力。(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