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链动机遇 供赢未来——2019中国供应链金融峰会暨中国西部金融中心30人论坛”在成都举行。本次论坛由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指导,成都市金牛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金融工作局、清华大学民生经济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办,成都市金牛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商业联合会原会长、广交会原理事长张志刚,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财政部条法司原司长高坚,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供应链金融委员会主任、中国银行原副行长张燕玲,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研究员,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助理,长江学者刘锡良教授,西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王擎教授等出席并做主旨演讲。来自政府、专家、企业家等300多人出席会议,并共同见证金牛金融智库成立和多个项目集中签约。绵阳市商业银行是本次论坛上与成都金牛区6家签约单位之一,记者对绵阳市商业银行行长孙伟进行了专访。
记者:作为一家植根于科技之城的城市商业银行,请问是如何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尤其为军民融合型企业提供了哪些服务支撑?在金融科技方面做了哪些有益的探索?
孙伟:正如您所说,我们的确是一家植根于绵阳这座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的城市商业银行。根深叶茂,叶茂根深,相辅相成。因此,我们也早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实际上,这些发展战略要得到执行并取得预计效果,我们主要基于三个大的方面考量。
一个方面,是服务地域的有效延展,以绵阳为中心进行“有效辐射”周边。成都地域就是最有效的延展之一。
另一个方面,是服务方向的确立、坚守。这个方向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其中,军民融合型企业服务由于高度契合了绵阳、成都等地国家产业倡导最新方向,自然成为我们服务的重中之重;
再一个方面,是金融科技创新。方向明确,推进务实,潜力大,投入大,后劲大。
至于具体的服务支撑和创新探索,在这里,我简单列举几组服务产品、金融创新成果、服务单元的数据,就最能说明问题。
一是,包括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重点基础设施、绿色金融、民生保障等等领域,我们从成立至今累计已超过700亿元的信贷投放,相较绵阳商业银行总体规模来讲,无论内部占比还是投放额度,这都是了不起的数据。
二是,两年多来,我们为川内的各型军民融合企业,开发出军民融合补贴贷、军民融合订单贷、军民融合技改贷、军民融合研发贷、军民融合保贷通、军民融合供e融等多类产品及组合,这些产品的共性是重信用、轻抵押,担保方式多种多样,办理手续简便,贷款利率更优惠,目前直接合作企业已超过900户,贷款余额超过45亿元。
金融科技探索实践方面,我们已联动绵阳本地长虹、九洲等超大军民融合核心企业合作研发供应链融资产品,着力服务好核心企业上下游的众多中小微企业,同时,针对小微企业贷款,我们已在开发专用的配套技术和工具,加大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数据与IT技术的开发投入,运用科技手段预先规划和调整小微企业授信操作流程,实现自动打分,自动审查,快速审批。当然,从世界范围看,金融科技主要着力于支付清算、大数据征信、区块链的应用、数字货币、人工智能五大应用领域,我们在这些方面,还需要向国际、国内的先进同业学习。这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记者:对于金融创新、金融改革,绵阳市商业银行是如何做的?有哪些新的见解?
孙伟:创新不息,改革不止,金融业从来都是这样,绵阳市商业银行更是这样, 也必须这样。
因此,如果非要说到见解,我们主要有六个基于,即:基于传统,基于实效,基于速率,基于风险,基于共赢,基于前瞻。
这六点也许实践起来,特别接地气,见成效。“鞋只有穿在脚上,才知道合不合脚”。
第一,基于传统,不偏。我们着重做实传统银行业务,即“存、贷、汇、兑、衍生”,在做实的基础上,找到其本身特色,再做好这个特色,这些特色。
第二,基于实效,不迷。创新也好,改革也好,目的都是要在原基础上获取更好效果, “丢西瓜,捡芝麻”的创新或改革,我们不会干。
第三,基于速率,不怠。时不我待,夙兴夜寐。我们在决策效率、决策机制等方面,有比较优势。
第四,基于风险,不冒。符合监管要求、为股东负责、为自己负责,注定不违规创新或改革。
第五,基于共赢,不独。做长期、做伙伴、做回头客,最终做成“长相守”。
第六,基于前瞻,不循。因循守旧是创新和改革的天敌,是造成资源浪费的温床。
因此,绵阳市商业银行目前所有的创新、改革的“发展之翼”,又都要回到服务实体经济这个“基石”上来,特别是围绕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金融创新,一直是我们的主题。
我们有自己的见解,更有我们的行动,也就是您说的如何做的问题。除了前述讲到的那些创新产品外,我们还针对不同细分行业和客群商业模式,为民营和小微企业“量体裁衣”定制一系列具有现代科技含量的小微金融产品,先后推出 “货运通”、“仓储通”、 “循环通”、“长虹融单业务”、“票易融”、 “秒贷”、“农担直通贷”、“养殖通”等金融创新产品,切实将立足本地、服务实体落实在了行动之上,其中我们的“货运通”、“仓储通”、“循环通”3个产品获得了四川银监局表彰奖励;“农担直通贷”产品2018年初被中央金融团工委、全国金融青联主办的第五届金融青年“双提升”活动评为金点子方案优秀奖;“养殖通”获中国银行业协会表彰为“2015年服务三农五十佳金融产品”称号。
您从上述产品的名称上,也能在相当程度上感受到“六个基于”的强烈气息。
记者:对于发展供应链金融,绵阳市商业银行股东背景显示应该具有天然的优势,是否会在这一块发力?
孙伟:是的。中国五矿入主后,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我行的股东,一年一万多亿的销售量,一方面,为我行带来了大量可开展供应链合作的产业资源,特别是中国中冶与中国五矿战略重组后,这方面资源优势更加明显;一方面,也促使我行大幅提升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服务手段、服务竞争力。
我们深知,所谓的天然优势,不能停滞在“势”的情态,而应奋争在“果”的追求。我们建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在供应链金融投入更多资源,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
目前,我们主要在两个重点领域发力:一是利用产融协同,基于五矿集团内部良好的核心企业资源,围绕内部核心企业开展传统供应链银行融资业务;二是利用融融协同,聚合五矿资本下属其他金融牌照单位,为集团内部或者外部客户提供1+N+N方案式供应链服务,为供应链资产提供全方位的融资对接服务。
相信不久的将来,绵阳市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