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加大“政银担”合作力度 助力民营小微企业发展

2019年11月29日 12:00:40 来源:四川新闻网财经频道综合
编辑:本网编辑

  11月28日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在德阳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主题聚焦: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 助力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朱万权在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农发行围绕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所做的积极探索,尤其是积极探索并推行的“政银担”模式初见成效,同时透露了2020年关于支持民营小微工作的系列计划。深化与省农担公司的合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政银担”模式,做大做强做优“农担”业务规模,开展“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积极参与民营小微企业“服务零距离 融资大畅通”金融服务专项行动,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量,让农业政策性金融“甘霖”解民营小微之渴!

  转型升级  加大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力度

  朱万权称民营小微企业是市场的微观基础、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对于国有政策性银行来说,既是一种使命,也是社会责任,更是时代担当。

  朱万权坦言,目前现阶段既是农发行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贷款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又是支持四川省“10+3”产业体系建设的机遇期。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就是服务实体经济。围绕粮食保根基、围绕产业做特色、围绕土地做文章、围绕客户做产品、围绕现金流定项目,以“五大抓手”持续推进服务民营小微企业。这是农发行转型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也是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

  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关键在落实好普惠金融相关政策。农发行重点在五个方面进行了发力:在支持领域上,让普惠金融更有广度。除支持主业粮油收储外,延伸到农业全产业链,支持范围从种养扩展到农林牧渔各领域,有力地促进涉农小微企业发展。在让利减费上,让普惠金融更有温度。坚持利率定价对标同业、低于同业、保本经营,为民营小微企业提供优惠利率;对普惠民营企业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对采用农担联盟合作模式的小微企业贷款,担保费率控制在1%以内,低于市场担保费率1-2个百分点。在贫困地区上,让普惠金融更有深度。四川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6个省份之一,为确保“三州”贫困人口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农发行对“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贷款客户信用等级准入要求放宽至 BBB 级(含) 以上;项目资本金执行国家规定的最低比例要求。对供应链贷款模式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基金)担保的信用等级放宽至BBB级(含)以上;所有普惠型小微企业均不要求资产规模,只规定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5%。

  不断创新 探索支持民营小微企业新路子

  不断创新办贷思路,积极探索支持民营小微企业的新路子。创新贷款品种,推出返乡创业贷款、致富带头人贷款等新产品。推广“吕梁模式”,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在深度贫困地区推广产业扶贫“吕梁模式”,把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贫困村提升工程作为推动信贷资金进村入户的重要抓手,着力解决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短板。创新风险补偿机制,对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重点审核把握第一还款来源,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按照总行押品相关规定,因企制宜,采取农机具、林权、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知识产权、仓单、存货、应收账款、股权等抵质押物,多种形式落实第二还款来源。

  农发行与省财政、四川省农业信贷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农担公司”)合作,积极推广“政银担”合作模式,建立风险分摊机制。加快推进小微企业线上服务系统建设,与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合作,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信贷服务。农发行还要在供应链模式、产业基金模式等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同时积极推进民营小微企业的信用体系建设。

  探讨模式  加大“政银担”合作力度

  “政银担”是财政、银行、担保公司共同支持企业发展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为全省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018年10月,四川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制定印发了《建立乡村振兴农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全省各市州、区县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助力解决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风险补偿金主要由市县财政投入,省级财政根据各市县风险补偿金实际到位情况,衔接各项财金互动政策,统一按年度风险补偿金到位规模的一定比例予以奖补。通过风险补偿金获取的贷款将全部用于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领域,优先支持粮食生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新农村建设等领域。

  省农担公司党委委员、总经理刘文龙透露:省农担公司是省财政厅全额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承担全省农业政策性担保职能。贷款风险补偿金政策出台后,农发行主动对接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单位,将省农担公司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并在年初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政银担”模式落地落实,为涉农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在操作中,由地方农业农村部门向农发行和省农担公司推荐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涉农民营小微企业(贷款需求额度为10-200万元),农发行和省农担公司严格按照行业规范和市场原则独立开展审查工作,对审查通过的企业由农发行给予贷款支持,省农担公司提供贷款担保。

  “政银担”模式通过搭建市县政府、农发行和省农担公司的合作平台,建立财政金融政策协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放大效应,引导推动政策性金融资金投入农业,是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种创新机制,是一条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有效路径。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门槛。省农担公司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房财产权和生物资产等作为反担保物,或直接采取信用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扩大了抵质押物范围,降低了抵质押物要求,有效解决了小微企业因抵押物不足、不合格造成的融资难问题。有效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农发行对符合条件的涉农小微企业执行基准利率,并可通过PSL资金进一步降低资金成本,省农担公司对担保企业收取1%的担保费用,地方政府积极出台贴息政策。从已实行“政银担”模式的地区来看,涉农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能控制在6%以内,融资贵的难题已基本得到解决。有效降低了各方资金风险。“政银担”模式建立了市县政府、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三方分险机制,地方政府对推荐的涉农小微企业给予政策扶持,一定程度降低了企业市场风险。农发行通过“政银担”模式支持涉农小微企业,将信贷资金最大损失控制在30%以内;省农担公司通过风险共担减少资金损失,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自“政银担”模式开启以来,德阳、遂宁、广安、达州、成都、雅安、自贡、宜宾、乐山、眉山等分行相继与当地农担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截至10月末,采用“政银担”模式办贷近30户,发放贷款2285万元,惠及小微企业18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