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之前,我们在地震中受损的三个网点就要搬进‘新家’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宜宾市分行行长周伟不经感叹道。三个多月前的“6.17”长宁地震,对他和员工们来说,仍恍如昨日、历历在目。
“地底像在开火车,又像在放烟花,轰隆隆地响。天摇地晃,道路破碎,不少人家的墙裂了,房子塌了。”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长宁和珙县受灾严重。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驰援下,在总行与省、市分行的殷切关怀下,经过数日奋战,抗震救灾初战告捷,灾后重建快速推进。位于重灾区的邮储银行长宁县支行与珙县支行也第一时间展开生产自救,积极提供金融支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为地震灾区谱写了一曲新生之歌。
抗震救灾的交响曲:
金融服务不间断 以人为本送温暖
震感强、破坏大、余震多……“6.17”长宁地震灾情牵动着政府的心,牵动着百姓的生产生活,更牵动着邮储银行宜宾市分行的全体。
“金融是社会的稳定器。银行正常营业,员工们哪怕戴着头盔也坚持上班,自觉做到了‘一个都不少’。”邮储银行长宁县支行行长说,灾后第一天,支行各网点照常开门营业,员工们戴着头盔坐进了柜台,坚守在岗位,一笔笔业务的办理,一笔笔款项的交付,见证了邮储人对责任的诠释、对群众的深情。
从他们微笑的表情上,从他们亲切的问候中,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似乎也获得了力量,不复慌乱,渐渐平定了心情。
地震发生当晚,电话通讯不畅,微信、QQ都炸了锅,邮储银行宜宾市分行及长宁县、珙县支行各级负责人动用各种通讯工具,目的只有一个:务必确认每一位员工的人身安全。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快速做出指示,宜宾市分行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成立临时抗震救灾工作小组,由周伟任组长,王有平、代宁为副组长,办公室为牵头部门,各支行具体了解灾情,逐级上报。
随着工作群里的报平安接龙越来越长,大家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当晚24时,经反复确认,邮储银行位于震区的28个自营网点、100个代理网点均无人员伤亡。
但长宁县、珙县支行办公楼、职工之家均出现不同程度墙体撕裂等情况,2个支行的67名员工中,2名员工住房经鉴定为D级危房、不能再居住,10名员工住房经鉴定为C级危房、需修缮加固后居住,13名员工住房出现不同程度墙体裂缝、墙体脱落等情况,不少当地员工家里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
上下联动的组织指挥体系高效运转,化为抗震救灾的强大动力和迅即行动。次日天还未亮,邮储银行宜宾市分行领导班子已分头启程赶往长宁与珙县,第一时间送去市分行党委对受灾员工及家属的关心;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的慰问也紧随而来,各种救援力量和应急物资快速汇集,并从吃住行等生活细节着手,无微不至地提供解决方案,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在邮储银行上班是件幸福的事,我感觉自己进了一个大家庭,在风雨来临时它为我提供庇护的港湾和贴心的关怀,我今后要做更多的事情、更多的工作来回报单位,与它共同努力,共同成长。”握着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长刘强的手,长宁县支行员工丁伏容流下动情的泪水。
经历过灾害考验的邮储人,应对灾情更加沉着有序,预案更加完备,救援更加科学,行动更加自信。
冒着余震的危险,分、支行负责人在现场察看网点对外营业情况后,对资金调度、设备设施、房屋、网络通信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全力保证网点正常营业;早上8点半,柜台按时开门,头戴头盔的员工认真为客户办理每一笔业务,救灾期间,没有一个人因私请假,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全市网点及时开通抗震救灾金融绿色通道,为前来办理业务的客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受灾较重的乡镇,提供流动服务车,保证了灾区金融服务的不间断。
邮储银行宜宾市分行各部门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网点受损情况再评估、设备检查维护、网络保畅保通、贷款客户摸排、资金调拨、案防和安全防范、员工安抚及帮扶工作......大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责任与担当。
灾区大事小事,件件关乎民生。大量救援人员和物资涌入,垃圾处理怎么办?卫生防疫是否跟得上?山区的蚊子厉害,帐篷露宿是否需要花露水?长宁、珙县两地支行在自救的同时心系当地灾民,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考虑到很多细节问题,设置邮储银行金融服务援助点,提供各类应急物资;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协助搬运灾区物资、搭建帐篷、维护现场秩序,积极为灾区提供后勤保障,为政府和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据邮储银行珙县支行行长透露,震后该支行还积极组织人员,带上米和食用油,赶往对口帮扶村——珙县沐滩镇新建村,慰问贫困户,及时调整帮扶措施,助力贫困户尽早走出困境。“看到一个个愁眉苦脸的村民又露出舒展的笑容,我们倍感欣慰。”
此外,邮储银行宜宾市分行全体员工震后自发捐款4万余元,为抗震救灾贡献绵薄之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如潮涌动。一组组数据凝聚战果,一项项改变振奋人心。
大家更加欣慰地看到:受灾群众逐步实现有安全住处、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
大家更加欣慰地看到:灾区中小学陆续复课;卫生防疫全面展开;供电、通信全面恢复;
大家更加欣慰地看到:抢救伤员的同时,灾区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同步跟进,金融秩序井井有条,群众生活渐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