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担当作为
持续强力推进农发行四川分行高质量发展

2019年02月25日 16:11:23 来源:四川新闻网财经频道
编辑:本网编辑

  四川新闻网成都2月21日讯(记者 张丽萍) 2月19日至22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川省分行2019年全省分支行行长会议在成都召开。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保监局相关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了2018年该行相关工作,并就2019年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

  据悉,2018年农发行四川省分行通过政治引领、党建和业务融合推进,成绩斐然。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在总行年度绩效考评排名小组第4、系统第5,评定为优秀等级。全力支持四川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建设,继续在服务粮食安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中彰显“农发行贡献”。全年累放贷款857亿元,同比多放200亿元,创历年之最。年末贷款余额2170亿元,较年初增加453亿元,攀历史新高。狠抓合规文化建设,扎实开展市场乱象及内控十大突出问题检查整治。主动向四川省委省政府汇报信贷政策,为“三农”服务建言献策,积极贡献农发行智慧和方案。

  2018年农发行四川省分行主要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多点发力、精准用力谋发展,全行认真执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聚焦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尤其在金融扶贫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年累放精准扶贫贷款435亿元,同比多放94亿元,年末扶贫贷款余额922亿元,较年初增加241亿元,精准扶贫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增速9个百分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贷款增速高于精准扶贫贷款增速1.12个百分点。支持农村公路、农村危旧房、教育卫生等扶贫领域建设,累放贷款159亿元。贫困村提升工程贷款余额172亿元,占全系统总量半壁江山。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57亿元,占全省易地扶贫搬迁资金66%的份额。创新“旅游+”“+旅游”模式,大力支持旅游扶贫,审批贷款23亿元。助推63家企业参与“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贷款余额634亿元。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银保监局对于农发行四川省分行2018年度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中央、地方相关政策对2019年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工作提出了相应要求与建议。

  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行长熊钧对2019年工作做了总体部署,强调党建引领,既抓业务发展,又抓合规管理,凝心聚力,扎实推进2019年各项工作。

  熊钧表示:2019年农发行四川省分行将坚定不移以农业农村为主战场,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做好服务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突出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全力服务脱贫攻坚、推进农村产业兴旺、推动农村生态宜居“四大重点”;用好围绕粮食保根基、围绕产业做特色、围绕土地做文章、围绕客户做产品、围绕现金流定项目“五大抓手”;推进重点客户、重点项目、存款优化、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提升“四大工程”,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补充作用。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向不偏。持之以恒做好粮食收购和储备资金供应管理,牢牢守住收购资金供应主渠道地位。服从服务于国家粮食收购体制改革,信贷服务向生产加工销售消费全产业链延伸,全力做好粮油收储业务,大力支持油菜籽、糯红高粱等特色粮油购销业务,积极支持粮油新业态。成都、德阳等16个粮食主产区分行要成立粮棉油信贷业务部,实行粮棉油专职管理。

  继续巩固金融扶贫主力银行地位。以“三区三州”和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持续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扶贫、交通扶贫、水利扶贫、电力扶贫、网络扶贫、生态扶贫和旅游扶贫。围绕四川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红色、康养、生态等旅游,支持打造大九寨、大峨眉、大贡嘎、大竹海、大香格里拉、大蜀道等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深入推进“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全行精准扶贫贷款继续实现“三个高于”目标,在金融扶贫中发挥先锋主力模范作用。

  擦亮服务乡村振兴银行金字招牌。全力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力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营销,大力推广以“两项指标”为依托、与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相融合、田水林路电综合配套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大力支持“10+3”特色产业体系建设。按照四川省农业“10+3”产业体系规划,做好川粮(油)、川猪、川茶、川薯、川药、川桑、川菜、川果、川鱼、川竹十大特色产业,做强现代种业、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和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支撑产业。积极支持农村流通体系建设。重点支持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集散地建设。积极探索支持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叫得响的“川字号”农产品品牌,把四川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支持民生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不减。依托列入财政部PPP项目库清单,加大水利、农村交通、新型城镇化等的支持力度,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结合“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推动农村基础设施路水电气信“五网”提档升级。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围绕安居工程,合规支持棚改项目。

  大力支持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配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支持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打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仗。围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支持天然林资源保护。围绕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领域,打好污染防止攻坚战。围绕川西林盘、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等乡土特色和民族地域特点,支持村容村貌提升“六化”工程。积极探索支持“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建设模式,促进“旧村改造行动”。

  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着力推进服务民营小微企业提升工程。围绕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支持一批民营、小微企业“潜力股”,实现客户结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