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通江县支行:助力通江县首个PPP模式交通项目落地生根

2019年02月11日 17:33:36 来源:四川新闻网财经频道综合
编辑:本网编辑

  “咣噹”一声,一辆正开往平昌县的小轿车停靠在了这条公路边上,车主立即下车,单手撑着路面,查看车辆底盘损坏情况,油箱被路面凸起的石头顶破了一个不小的洞,路面上多了一片汽油油渍,无法再继续开下去了。车主一脚踢在轮胎上,显然他很生气,嘴里还嘟囔抱怨着“这条公路怎么这么烂”。周边群众也渐渐围了上来,都在给车主出主意。

  据记者了解,车主所抱怨的“这条公路”就是通江县至平昌县的重要交通要道S304线,也是沿线群众出行的主要通道。几年来,因为这条公路年久失修、车辆通行流量大、负荷大,路面破损严重。平时,沿线群众对这条公路多有议论,也成为了沿线群众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

  通江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东北部,米仓山东段南麓大巴山缺口处,幅员4116.58平方公里,东接万源市,南邻平昌县,西靠巴州区、南江县,北连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县内地形复杂,交通建设成本高,出行以公路交通为主,外连道路以省级公路为主。

  长期以来,通江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路等级低、通行流量小、路面质量差、覆盖率低、连通性差,是通江县交通基础设施的现状。

  为改变通江县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通江县地方政府决定实施S304通(江)南(部)路通江县城至洗脚溪段改建工程,以提高公路等级、改善交通通行量、扩大公路沿线辐射面、打通断头路,解决沿线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通江县支行精准对接地方政府需求,坚持项目与政策相结合、项目与扶贫相结合、项目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 通过“三步走”助力通江县首个PPP交通贷款项目落地生根。

  步步为营,吃深悟透政策

  随着国家对地方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支持棚户区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融资政策的持续收紧,通江县支行积极应对,探索业务发展路径,主动“掉头转向”,积极与地方政府、项目业主单位对接,吃透PPP模式政策,把握PPP模式政策要点,摸清PPP交通建设项目底数,组织人员重点研究上级行对于PPP模式项目的政策支持,确保项目合规。

  据了解,S304通(江)南(部)路通江县城至洗脚溪段改建工程项目纳入了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PPP项目库管理项目,列入了通江县“十三五”交通规划及市级重点项目。同时,该项目的建设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有序推进,项目合规申报

  通江县支行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情况下,向上级行申报了S304通(江)南(部)路通江县城至洗脚溪段改建工程项目。为确保项目申报合规,通江县支行加强与上级行对口部门衔接,时时接受上级行对口部门悉心指导,对于推进项目申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难点,充分发挥高层营销优势,上级行行领导带领项目主办人员,主动到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主动到项目公司指导问题化解,逐一破解项目申报痛点、难题,确保了项目合规申报。

  精准发力,政策衔接到位

  当前,脱贫攻坚是党和国家的头等大事。通江县支行把项目所能带动的扶贫成效作为重要参考,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项目上,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着力推进精准扶贫贷款项目申报。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区域覆盖通江县6个乡镇84个村,区域内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312人,占区域内户籍人口数量的14%,项目建设实施起到了良好的扶贫带动效应。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对32.705公里的原路进行改建,提高道路等级,辐射沿线周边村镇,解决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交通瓶颈问题。

  “要致富,先修路”,围绕路的问题,地方政府在积极的想办法,农发行通江县支行也在持续发力,人民群众也积极支持修路。2019年1月,S304通(江)南(部)路通江县城至洗脚溪段改建工程项目3.28亿元贷款申请获得上级行批复同意,该笔贷款获批标志着通江县首个PPP模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成功落地。

  “初战告捷,但我们全行上下仍然不能有丝毫懈怠之心。接下来,客户经理要按照项目施工进度,加快贷款资金投放、合规支付,分管副行长要把好资金支付关口,确保贷款资金使用到项目上,确保通洗路项目工程顺利推进,确保项目不但能落地,还要能生根”通江县支行行长徐铭在业务经营分析会上这样说。(赵  鑫  李  婷)